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3272592752044X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囊谦县白扎林场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囊谦县白扎林场

宗旨

业务范围

保护森林资源。

   

后山巷25号

法定代表人

扎生

开办资金

75.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囊谦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

149

网上名称

囊谦县白扎林场

从业人数

8

》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白扎林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囊谦县白扎林场成立于1967年,地处囊谦县南部,南与西藏自治区的类乌齐县相邻,西与囊谦县吉曲乡接壤,北与白扎乡接壤。白扎林场为囊谦县自然资源局下属事业单位,林场现有正式职工9名,其中场长1名,副场长1名,场内现有生态管护员共计126名。 二、白扎林场资源状况 白扎林场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场部距县城55公里,林区内环境优雅,气候良好,平均海拔3900米,年均气温3.9ºc,年均降水量530多毫米,森林覆盖率为62.9%。林场内有3个生产合作社,有农牧户239户, 1399人。林场总面积为74451.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8285.9公顷、非林地面积36165.9公顷。林地中有林地面积(针叶林)18913.8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6484.4公顷、疏林地面积95.1公顷、未成造林地面积1636.8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647.6公顷、宜林地面积508.2公顷、非林地中荒山面积35083.58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082.32公顷。 (一)野生植物资源 白扎林场辖区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经统计,有维管束植物69余科,280余属,800余种。其中优良牧草70余种,药用植物40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中,价值较高的有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藏菌陈、雪莲、黄芪、秦艽、羌活等。此外,如淀粉植物(蕨麻)、香料植物(瑞香、美蔷薇)、蜜源植物(如岩忍冬)、纤维植物(如鬼箭锦鸡儿)等种类较为丰富。 (二)野生动物资源 白扎林场辖区内野生动物中兽类有32种,分属于5目12科;鸟类75种,分属于10目32科。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金钱豹、金雕、白唇鹿、马麝、胡兀鹫等,国家二级和省规定保护的鸟兽类有猞猁、石貂、藏水獭、猕猴、马鹿、鬣羚、白马鸡、雪鸡、豺狼、棕熊等。 三、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定期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 精心组织,突出特点,在林场辖区内定期组织开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各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中制定活动方案,细致准备宣传内容,向检查站来往的群众印发藏汉双语的宣传页,在主要交通要到醒目位置张贴横幅,同时组成宣讲小组,深入林场辖区内村、社组织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集中宣讲活动,向林场内农牧民群众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识。通过扎实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自觉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做斗争。同时面向辖区内生态管护员和农牧民群众讲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有关知识,提高大家防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意识,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顺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巡护工作 结合不同时期的护林巡山工作,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巡查工作。工作中组织126名生态管护员配合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加强野外巡护,巡护期间深入野生动物迁徙繁衍地、活动区域的重点地区进行拉网式巡护清查,同时掌握本辖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进行严厉打击。巡护工作中排查各重点区域有无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的工作原则,严防出现动物疫情传播、扩散,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救护工作 根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定期不定期对野生动物集中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处理群众上报的各种情况,保证了能够早发现、早处置野生动物疫病疫情;积极做好日常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凡是管护员、群众反映关于野生动物要求救护的伤、病、饥、困的野生动物,都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实施救护。 四、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 近年来,我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多措并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林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和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绿化等林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野生动物资源遭破坏的势头。并通过农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推动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恢复性增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确保了重要区域的生态安全。但是工作中也遇到了问题和瓶颈。 一是工作人员缺乏。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疫源疫病监测及防治及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知识性、法律性。白扎林现有正式职工9名,目前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现有9工作人员在开展林场林业相关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工作。同时在从事野生动物保护执法中工作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法律学习培训,在开展工作时普遍存在用法不准、 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因此,亟需充实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白扎林场野生动物保护站目前仅有办公用房。缺乏相关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缺乏且无专用标志,执法人员无统一的制服,也未配备专用的执法车辆,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护十分困难,只能借助管护员个人的摩托车,安全风险较大。同时在开展执法检查时未配备统一制服,大大制约了执法的严肃性,严重影响执法检查人员的形象和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人兽冲突加剧。近年来,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的不断加大,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多,场区内野生动物人兽冲突也随之逐渐加剧。雪豹、棕熊、狼等伤害家畜、人以及破坏房屋等情况时有发生。根据《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中第十一条规定:造成牲畜死亡的,补偿金按当地市场价格的50%补偿。这样的补偿金额仅能够弥补群众的部分损失。虽然牧民的家畜参加了牲畜保险,但出现野生动物捕杀后,通过现场认定的每头被捕杀成年牦牛只能得到1500元左右保险金,小牛则在500元左右。虽然野生动物肇事之后受害者能得到补偿,但取证、认定程序繁琐,标准远低于市场价,导致一些群众不满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才旺巴措  联系电话:13997366226  报送日期:2022年05月30日

Baidu
map